上瞼下垂是指雙眼平視(無額肌收縮)時上瞼緣遮蓋角膜大于2mm。我們看見的癥狀就是上瞼上提無力,耷拉下來,遮擋視線,讓人看起來沒有精神,有很多上瞼下垂患者為了看清東西拼命睜大眼睛,額頭上甚至長了好幾道皺紋。上瞼下垂不只是單純影響美觀,這也是一種病,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上瞼下垂。
上瞼下垂的病因及分類
01. 病因分類
根據發(fā)病原因,上瞼下垂可分為神經源性、肌源性、腱膜源性和機械源性四種。
(1)神經源性:主經為全身病及腫瘤造成動眼神經損害,下頜-瞬目綜合征及同側交感鏈損傷交感神經支配的Müller 肌麻痹引起的Horner綜合征等原因。
(2)肌源性:分為先天性和后天性,先天性主要為提上瞼肌發(fā)育不良所致,后天性可以是眼咽綜合征、重癥肌無力等。
(3)腱膜源性:各種原因引起提上瞼肌腱膜裂孔或者斷裂而導致的上瞼下垂。病因多為:①自發(fā)性或退行性改變:如老年性上瞼下垂;②外傷性:鈍挫傷銳器傷;③內眼手術后:如抗青光眼、視網膜脫離等術后由于術中牽拉上直肌或過于牽拉眼瞼而造成;④配戴硬性角膜接觸鏡病史。
(4)機械源性:多為單側,外傷后眼瞼的瘢痕增厚,沙眼性瞼板浸潤,上瞼神經纖維瘤病等使上瞼重量增加,從而引起上瞼下垂。
02.嚴重程度分類
根據上瞼緣遮蓋角膜的程度分為輕、中、重三類。
輕度下垂:遮蓋角膜1~2mm
中度下垂:遮蓋角膜3~4mm
重度下垂:遮蓋角膜4mm及以上
03.提上瞼肌功能分類
上瞼下垂的提上瞼肌功能也可以分為良好、中等、差的程度。
輕度下垂:提肌功能良好(>8mm)
中度下垂:提肌功能中等(5~7mm)
重度下垂:提肌功能差(1~4mm)
上瞼下垂的治療
01.先天性上瞼下垂
(1)先天完重度上瞼下垂
如雙側者為預防脊柱后彎畸形、單側重度上瞼下垂者為防止弱視形成,可考慮在1歲左右手術,否則手術選擇在3~5歲時執(zhí)行,即使已有弱視也可盡早弱視訓練。如年齡過小手術,提上臉肌及額肌都沒有發(fā)育成熟,因此易影響手術效果。
(2)先天性中度或輕度上瞼下垂
此種患者瞳孔未被完全遮擋,視力可較好,如已存在遮蓋性弱視者可在3~5歲時手術,如無弱視的患兒可考慮在其能接受局麻手術后再行手術矯正。但由于外觀不良,可造成患兒人格心理發(fā)育的影響,故如家長有手術要求者也可在學齡前手術。再者由于下垂的上瞼壓迫角膜,使得角膜存在不規(guī)則散光者,也可早期手術治療。
02.先天性伴有其他眼部異常者
如小瞼裂綜合征者,應先矯正內眥贅皮、小瞼裂等畸形,二期再行上瞼下垂手術。如伴有眼外肌麻痹或共同性斜視者,應先矯正斜視再行上瞼下垂矯正手術。
03.下頜瞬目綜合征
有學者認為此種患者隨年齡增長下頜瞬目癥狀可能減輕或消失,可以待青春期后再手術。如患兒合并有弱視者手術可提前于學齡前進行。
04.外傷性及神經源性上瞼下垂
如動眼神經麻痹者,6個月內有恢復可能,首先針對病因給予綜合治療,如不緩解可在6個月后再手術。外傷性上臉下垂需提上瞼肌功能恢復于穩(wěn)定階段及局部瘢痕軟化后,一般為傷后半年至1年后再手術。重癥肌無力者,如藥物治療效果不佳,病情穩(wěn)定一年以上可考慮手術治療。
醫(yī)學科普僅供參考,不作為診斷治療依據!
圖片來源:攝圖網